“母豬3頭,育肥25頭。”諸城市百尺河鎮小樓子網格的養殖戶翟召棟養殖規模并不大,不過,因此前糞污處理不當,家里時常臭氣熏天、蒼蠅滿天飛。
10月22日,翟召棟出門瞅了瞅墻外封閉的沉淀池說:“這個池子建得好,俺村養殖區都變干凈了!”與同村其他養殖戶一樣,他家修建了沉淀池和儲糞場,還花費800元建了雨污分流設施,預計半年多時間池滿,就可以集中回收處理成土雜肥。
百尺河鎮傳統養殖歷史悠久,養殖戶數量多、體量大,養殖糞污整治一直是“老大難”,群眾反映比較強烈。為充分解決養殖糞污整治問題,今年3月,該鎮在諸城市率先組織開展畜禽養殖糞污全域整治行動,從“破”字入手,由各網格干部入戶宣傳,面對面向群眾講精神、聽建議、做工作,并利用宣傳車巡回播放有關宣傳音頻,解決了“群眾不支持、不理解”的問題。同時,鎮里以邱莊網格為試點,邊整改,邊推廣,讓群眾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成效。
“經過半年的整治行動,鎮上1736戶養殖戶基本完成了沉淀池、儲糞場等糞污處理設施整改,養殖污染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。”諸城市百尺河鎮畜牧獸醫站站長管清錄說,目前,他們正組織開展“回頭看”行動,杜絕出現“整改走形式、不達標”的問題,切實鞏固整治工作成果。
今年,諸城市對全市規模以上養殖場、養殖專業戶、養殖散戶和境內河流沿岸等重點區域進行全面摸排,繪制養殖規模及糞污量分布“一張圖”,并建立臺賬。由該市環委會牽頭,逐戶通知到位,對儲糞場、沉淀池等設施建設要求和標準進行全面分類指導。目前,諸城市485個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建率達到100%,7325個養殖專業戶糞污處理設施配建率達88%,14015個散養戶的糞污暫存設施建設和直排混排隱患整治取得顯著成效。
同時,諸城市環委會與鎮(街)區和畜牧、環保、水利等相關部門協調配合,在宣傳法律法規、指導設施配建、督促正常使用、提升資源化利用等方面,堅持各盡其責、聯合發力。市、鎮、社區(網格)一級抓一級,直到養殖戶,進一步鞏固綜合整治成果。
在后續管理中,百尺河鎮抓牢一個“常”字,每天將問題檢查情況在微信群進行通報,公開揭短亮丑,尤其對糞污處理設施建而不用、用而低效等問題,堅決從嚴查處,不留余地,筑牢生態環境防線。百尺河鎮黨委政法委員李洪濱介紹,通過開展畜禽糞污整治行動,基本解決了影響村莊環境的“老大難”問題,群眾滿意度得到提升。